本土聚乳酸产业渴盼政策甘霖
本土聚乳酸产业渴盼政策甘霖发布日期: 2024-04-03 来源:无尘包装产品
在聚乳酸热火朝天的表象背后,产业隐忧的暗流也同样汹涌。成本比较高和政策缺失已成为限制本土聚乳酸产业健康发展的两大瓶颈。
近日,一则题为《2020年亚洲聚乳酸产能将占世界一半》的新闻一度占据各大生物技术和化工类网站的显著位置。
在本报记者正常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预测不免有些夸张,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聚乳酸产业产能已居世界前列,国内各家企业近些年更是纷纷扩产。
然而,在这热火朝天的表象背后,产业隐忧的暗流也同样汹涌。来自企业界、研究院和咨询公司的人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成本比较高和政策缺失已成为限制本土聚乳酸产业健康发展的两大瓶颈。
“随着原油的短缺、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以及石油化学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生物基的聚合物很受关注,尤其是聚乳酸。”曾任世界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商NatureWorks中国区首席顾问,现任世界最酸及丙交酯生产商普拉克(Purac)公司大中华区聚乳酸总经理甄光明说。
聚乳酸(PLA)是乳酸的聚合物,乳酸则由淀粉或糖发酵生成,不需以石油为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行业信息咨询机构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乳酸产业分析师晏中明表示,聚乳酸的特点和优点是完全来源于植物,可堆肥降解,还可用传统加工设施进行加工。
由于聚乳酸拥有非常良好的力学性、可加工性、生物可降解性,被废弃后,在堆肥条件下还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特点使其在解决塑料带来的严重白色污染、节省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用于制作包装、壳体、容器、餐具、医疗类绿色产品等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聚乳酸是第一个大规模工业化的绿色环保塑料。”甄光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聚乳酸在成本上比许多类似的生物基或生物降解塑料存在竞争力,如PBAT 、PHBV及PBS 等的价格几乎都是聚乳酸的2~3倍。”
近日,泰国国家创新局和德国Nova Institute GmbH公司在分析报告中称,到2020年,亚洲的生物基聚乳酸树脂产能将超过北美,位居世界之首。
据估计,全球聚乳酸产能将从2011年的18.2万吨攀升至2020年的72.1万吨,而亚洲的产能预计将接近一半,超过35万吨。北美是世界最大的聚乳酸产地,占全球总产量的2/3,超过14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大约20万吨。
与之相应的是,国内企业也在着力扩增产能,其中以浙江海正集团(简称“海正”)为典型代表。
晏中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海正是国内聚乳酸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长期合作推进聚乳酸产业化。
据本报今年6月报道,由长春应化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聚乳酸产业化及加工成型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验收。
2008年,海正完成5000吨/年聚乳酸示范生产线的建设、运行和技术优化,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实现年千吨以上规模化生产的厂家,预计将于2013年开建年产3万吨生产线。
晏中明表示,国内另外两大聚乳酸企业上海同杰良和深圳光华伟业也都有扩大产能的项目。
甄光明则表示,这两家企业的万吨级厂都已建成并在试生产中,另外,常熟的长江化纤以聚乳酸熔体直纺纤维的4000吨厂也已顺利生产,南通九鼎及云南富集也有千吨级厂在建厂测试中,中粮也已宣布要在吉林榆树建万吨级聚乳酸厂。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号称扩产,但如果市场需求不增加,扩大的产能也只能空着。”晏中明说。
对此,长春应化所聚乳酸材料研究组组长、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学思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成本比较高以及国家环保塑料的配套政策不足是限制我国聚乳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瓶颈。
据甄光明分析,聚乳酸大约要比大多传统塑料贵50% ~ 200%(视石油价格和其他因素而定)。以对价格极敏感的大宗塑料袋市场为例,聚乳酸袋要比目前普遍的使用的PE或PP袋厚,才能抵消聚乳酸产品自身的强度弱点。或者,需要与其他更贵的生物降解塑料诸如PBS或PBAT共混来改善其性能。
此外,聚乳酸的密度比PE和PP的密度高,所以聚乳酸产品需要更加多的原料。
“因此,相同抗撕裂和承重性能的聚乳酸塑料袋比PE 塑料袋要贵1~2倍以上,许多超市不愿花钱为顾客提供这样昂贵的聚乳酸购物袋。”甄光明说,“在农膜应用领域,与PE的成本差别使得聚乳酸膜更难被农民接受。聚乳酸产品的成本问题影响了其市场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只有在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限塑规章或环保法令后才有可能解决。”
为了超越经济层面的障碍,许多国家都制定规章,为环保塑料提供税收优惠和政府津贴,或限制、惩罚用传统塑料制成的抛弃型塑料产品如垃圾袋等,例如德国就在2007年制定了相应的税收政策。
“近年来有不少宏观的规划被提出来,但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晏中明说。
“环保必须付出代价,假如没有政府的推动,企业是不可能主动为整个社会承担环保付出代价的。”甄光明对聚乳酸产业目前的政策和法规环境表达了忧虑,“缺少环保政策的强力支持,聚乳酸很难进入塑料购物袋类的价格敏感的低价大宗市场。”
陈学思则建议,政府可将某一地区作为推广试点,若试点成功,便有助于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